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logo征集 > 付费标志征集 > 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征集村标LOGO活动

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征集村标LOGO活动

时间:2023-09-22 00:22 [ ] 来源:网络 已被浏览0

村标LOGO不仅是一个村庄特征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导视标识,也是乡村文化精神内涵展示的精神堡垒。为践行新时代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展现文化自信;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本村自身形象、历史文化、发展成就、美好愿景。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村标logo设计,欢迎广大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一、征集单位(主办方)

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村民委员会、泗安镇人民政府

二、征集主题

“振兴乡村,文化自信”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0月10日。

四、征集要求

一、应征作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版权有关规定,体现管埭村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历史文化附后),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文化。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传递正能量。

二、应征作品必须以扬子鳄为主题,融入本村文化元素,应形象鲜明、内涵丰富、辨识度高、文化彰显力强;具有艺术性和较强的延展性。

三、应征作品须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等不同宣传形式的传播和再制作。

五、投稿要求

一、报送要求。应征方案应包括logo设计图稿、Logo寓意说明二部分。文字说明表达清晰、简明扼要。

二、图稿规格。1、电子版,设计稿文件格式采用AI、CDR、PSD(分辨率为300像素)可修改文件另附200MB以上jpg图片。2、手绘图请自行制作扫描件。

三、作品提交。请参赛者将作品电子版及文字说明发送至1097188921@qq.com,邮件标题标明“管埭村村标征集+作者姓名”,邮件内容附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联系人:杨女士联系电话:=微信同号)

六、评审发布

10月下旬由村委会初选4件入围作品,报送至泗安镇党委评审,最终选出的录用奖1名、入围奖3名通过掌上泗安、掌心长兴公众号或APP进行公示。

七、奖项设置

录用奖1名:4000元;入围奖3名:各300元。村委会将在此次征集活动结束并收到作者提交的全部合格文件后发放奖金。

八、其他事项

一、应征作品应为原创,须未曾公开发表。不能是对任何他人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其他标识标牌)的复制、修改、改编、演绎等,不能是侵犯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外观设计等任何第三方权利的设计,不能是包含宗教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设计。因作品设计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并取消参选资格。

二、本次征集活动中的获奖作品,视为主办单位委托创作作品,获奖作品涉及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其他一切在全球范围内可获得、享有且所适用法律不禁止转让的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及一切相关衍生权利全部自动无偿由主办单位(包括主办单位认可的其他第三方)享有。

三、采用和入围作品创作人有义务配合活动主办方对作品进行完善。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村民委员会所有。

管埭村概况

管埭村位于泗安镇东部,属泗安镇镇东区,东与林城镇塘南村接壤,南以泗安塘为界,西与泗安镇禧祉村相连,北与林城镇新星村相接,总面积为5.2平方公里,地势平原,全村858户,户籍人口为2838人(其中建德移民276人),下辖19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为5268亩,水域面积1100亩。管埭村为党总支设置,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95名,管埭村村民主要以粮油种植、苗木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经营为主导产业,由于管埭村村域属于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不宜发展工业,管埭村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452.7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67.0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91元。

管埭村

管埭街风貌

水里自然村风貌

先锋组风貌

村角余晖

管埭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扬子鳄可谓是动物界的活化石,距今已有2亿年的历史,泗安镇管埭村尹家边是典型的?区,?区内有田有水,植被茂密,湿润的环境正适合扬子鳄栖息,于是它们便顺着扬子江来到了这里。据老一辈人说,在一九五几年前,管埭村尹家边、水里自然村、围村一带的池塘里扬子鳄非常多,当地村民对扬子鳄并不陌生,因为它长的像壁虎,又生活在水里,所以当地老百姓都称它“水壁虎”。

但由于自然水域的缩减,生活环境的变化,扬子鳄在60、70年代已然是濒危物种了。1975年,中科院爬行类动物专家黄祝坚教授带队来调研,通过多方询问打听、辗转反侧,黄教授终于找到了尹家边,但当时已是深秋,扬子鳄已进入洞穴冬眠,黄教授一行没有找到扬子鳄。根据村民介绍描述,他们告诉村民,这种动物叫扬子鳄,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在全世界范围都接近灭绝了,要重点保护。

不懂得大道理,但是朴素的村民牢牢记住了“保护”两字。于是村民纷纷开始留意寻找,在1979年6月,管埭村民任兴财等人在尹家边大西壕捉住一条,随后又陆续找到几条,大家仔细一数,共11条。在意识到扬子鳄对于整个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决定要建立扬子鳄保护基地。当时的村书记任兴发、村干部任小海一致认为,保护好珍稀动物是村部的责任。1979年,村里专门腾出了粮种场,把11条扬子鳄集中起来养护,并上报了当时的嘉兴地委,当时嘉兴地委就批准保护区为“民办公助”。这个“家”也因此成了中国第一个民办扬子鳄保护区。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村民生活并不富裕,他们经常赶在刮风下雨打雷的夜晚,打着手电筒捉癞蛤蟆,千方百计给扬子鳄改善伙食,让扬子鳄能够顺利生长繁殖。为了精心呵护身边的“活化石”,当地政府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明确核心区不能建工业企业。因此,管埭村没有任何工厂企业。为了发展经济,管埭村许多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养殖蛋鸭,当刚有起色,发展到100多户的时候,政府考虑到水质问题,要求关停养殖场。村民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思量再三,都含泪将养殖场关停。2007年,扬子鳄保护区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了给扬子鳄腾出足够的生存空间,附近的村民纷纷搬迁。2023年1月19日,央视4套《记住乡愁》栏目乡村振兴篇长达半小时播放了《管埭把家让给扬子鳄》。

和其他保护区不同,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一直以来采用原始湿地环境与模拟扬子鳄野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人工定时定点喂食外,尽可能让扬子鳄自然繁育、生长。2001至2004年,长兴无偿划拨了10公顷配套土地,实施种源自然繁育扩大项目。扬子鳄种群数量由最初的11条迅速增长至3000多条。当扬子鳄达到一定数量后,一方面容易产生疫病,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扬子鳄的野性不足,难以保持其物种基因。经过科学论证,保护区于2012年4月开始实施自然放归。放归后,扬子鳄可以实现自然捕食、自然选择配偶、自然产卵、自然孵化繁育。

因为管埭村人已经将保护扬子鳄的意识刻进骨子里,代代相传,保护有力,让种群繁衍成为可能。经过保护、繁育,扬子鳄从最初的11条,繁衍至现在9000多条,它们也越来越适应这个“家”了。

https://mp.weixin.qq.com/s/VbR8wzEwtCSOIuffZviyWA


TAGS: 活动 征集
本文原文地址:http://www.cnlogo8.com/logozj/fufeibiaozhizhengji/291641.html转载请注明原站地址